64姐文学网>灵异科幻>鉴宝无双 > 第137章 提油的蝴蝶
    “不过这皮色······而且明代的玉件,很少有留皮的。”吴夺又道。

    和田籽料的皮色,如今玩家都很喜欢很重视,但是古玉上面,留皮的确实不多;因为皮色一般会被视为“杂质”,玩的是玉,那就要把“杂质”去掉。

    直到乾隆朝之后,留皮巧雕的东西才逐渐多了起来,不过也是就着有特点的皮色,根据需要进行巧雕。

    现在呢,不管留皮好不好看,只要能留,就会尽量留。因为皮色是籽料的证据,留皮色能卖好价钱啊。同时,假皮色也越来越泛滥。

    “这肯定不是真皮色。这一点,我也能看出来。”何双友接口道,“问题是新是老。”

    吴夺微微一怔,继而进一步端详“蝴蝶”,终于明白了,这是提油啊!

    出现争议的问题,那就是到底是不是“老提油”。

    提油,是比较文雅的说法,很多玩家俗称“油炸鬼”。

    提油的方法,一般是用染料浸润玉器,然后用油炸或者火烧的办法,让玉器上出现想要的颜色。

    这其中,有老提油一说,也叫古法提油,大致是宋代开始出现,天然染料,手法高明,颜色好看还不影响手感。

    说白了,老提油和雕刻几乎同步。一件古玉是什么时期雕的,老提油就是什么时期做的。

    所以,老提油虽不是天然形成,但在古代也是玉器加工的一种方式,并不会影响一件玉器的价值。

    比如这件“耄耋”玉雕手把件,如果是明代的老提油,那么毫不影响价值。可如果是明代的玉雕,清代民国的“新提油”甚至现代做的假皮色,那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。

    吴夺一边暗叹自己对提油这种工艺的眼力还不够,一边赶紧听了听。

    结果,这的确是一件明代老提油的玉件,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“怎么样?”何双友此时也出口问道。

    “我觉得就是明代的老提油,没问题。”吴夺看了看何双友,“何老师说的有争议,具体是什么?”

    何双友应道,“倒没有说现代做色的,争议主要出现在,有人说是老提油,有人说是清中期的新提油,因为感觉颜色还是比较浮。”

    “颜色浮不浮,和染料以及工艺有关系,和年份并无关系。若是清代的新提油,那么这‘蝴蝶’的包浆,不应该和‘猫’如此一致。”吴夺对于玉器还是很在行的,知道了是老提油,解释就容易多了。

    “这种细微的差别,如何能准确分辨?”